在我國養豬業朝著規;、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下,好的豬場設計能夠為豬只提供條件允許的最好環境,能最大化豬群的基因潛力和飼料投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生產力。
隨著畜牧業的日新月異,規;i場的建設需以遵循豬的生物學特性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規劃豬場設計、豬場內部系統、豬場生物安全等。如何才能建設好規;i場?永誠集團的豬場建設經驗供您參考。
01
豬場布局設計
在非瘟常態化下,養豬是否成功必然與設備設施、種豬性能、管理、營養、疾病防控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在制定前期的豬場布局設計時就要將這些考慮在內,具體思路可參考以下經驗。
3大要件,8項原則
規;i場在制定豬場布局設計時可以按照3大要件(選址、建筑、設備)思考,遵循8項原則要求,各個方面都需要合理、科學的規劃,稍有差池,對以后的養豬肯定是有影響的。
豬場3大要件中需要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中的規定,在選址上要求種豬場的廠區位置要距離生活飲水地、飼養場、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及主要交通干線1000m以上,距離屠宰場、無害化處理所等疫病高發區3000m以上。
在建筑上要求各個功能區要界限分明,生產區與其它功能區、場內出豬臺與生產區的距離要在50m以上,并要按生物安全的需求進行合理布局,比如說種豬區放在育肥區的上風向可以更好的確保種豬區的生物安全。
生產區布局
規;i場的生產區是整個豬場的核心地帶,包含有公豬舍、后備舍、配種妊娠舍(配懷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隔離舍等。在豬場設計中,生產區的飼養模式一般分為傳統單點式與標準三點式。
在非瘟背景下,傳統的單點式設計將大大提高防疫難度,而標準三點式設計會增加豬場成本,因此,永誠集團的貴州永誠與福建清流永誠項目采用了美國新模式的兩點式飼養模式。即公豬舍、配懷舍、分娩舍劃分為種豬區,將保育舍、育肥舍劃分為育成區,不僅能合理利用土地面積實現高效生產,也能有效實現生物安全。
豬舍設計
生產區作為豬場的核心,不僅需要與生活區、辦公區、洗消隔離區等功能區之間做好生物安全,內部各功能區之間也需要避免人員頻繁流動。在貴州永誠項目,永誠集團在種豬區和育成區內分別建有附屬樓,場內人員可直接在附屬樓內淋浴、住宿、辦公、娛樂,減少生產區與生活區、種豬區與育成區之間的人員接觸與流動。
此外,豬舍內部還可以采用大棟小單元的設計,即每棟豬舍內細分為多個小單元,單元之間相互獨立,進入不同單元前都需要進行洗消,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在每個單元中,在不影響飼喂和衛生清理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增加通體料槽的隔斷數量,有利于疫病防控、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光照控制,打造舒適的環境,控制合理的密度,便于操作和節能減排。
建豬場和蓋房子是一樣的,各個方面都需要合理、科學的規劃,為豬只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來提高其生產力和改善其健康和舒適狀況。提早做好豬場的布局設計,合理規劃各個區域,為豬場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有效避免后續養豬路上的許多難題。